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聚焦 > 正文

参观郭子仪墓:一个比较完美的男人,一己之力为大唐续命一百多年_世界实时

2023-04-30 14:06:33 中华网热点新闻

说真的,历史上像郭子仪这样完美的男人,真的不多见。

比他能打仗的战神多得是,但是平定天下以后,还能如此低调冷静的,就非常少了。大部分会居功自傲,不把皇帝放在眼里,或者与同僚发生矛盾,被排挤出局。

比较完美的,像霍去病这样,又英年早逝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而郭子仪恰恰是历史上那个表现最为优异的权臣。论功绩,他绝对是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的,如果没有他,唐朝或许在公元756年就结束了。但是他立下那么大功劳,却能够低调行事,历经唐肃宗、唐代宗、唐德宗,在非常高的位置上长达30年,并且在85岁寿终正寝。

从历史来说,"安史之乱"是唐代的一个转折点。但是对于郭子仪本人来说,安史之乱为他提供了在历史上表现的舞台。使得他能够青史留名,这就是"时势造英雄"。

郭子仪生于今天的陕西渭南华州区,出生时候是武则天时代,18岁那年,参加了武举考试,一路过关斩将,技压群雄,最终成功摘取武状元的头衔。那时候已经是唐玄宗时代了,唐朝进入了"开元盛世",歌舞升平的年代,杨玉环这样的人比较受宠,而郭子仪这样的武将,只是在地方上做武官,度过了20多年的戎马生涯。

在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,郭子仪已经58岁了。当时唐王朝濒临灭亡,玄宗皇帝逃亡蜀地,太子李亨去了灵武,即位做皇帝,是为唐肃宗。

要我说,唐肃宗命好,遇到了郭子仪、李光弼这些忠心耿耿的大将。这里不否认其他将领的重要性,但必须承认,郭子仪在平定叛乱当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。他是当之无愧的光复大唐的第一功臣,可以用"力挽狂澜",凭一己之力为大唐王朝续命100多年。

郭子仪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,公元763年,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。那一年郭子仪已经66岁了。

如果只是到这里,郭子仪留给后人的,是一个战神的形象。但后面的故事才是他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,也是他独特的个人魅力,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。

安史之乱以后,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、代国公。但是宦官鱼朝恩嫉妒他,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,最终被剥夺了兵权。换做一般人,被皇帝如此猜忌,恐怕都起来造反了,但是郭子仪但仍以大局为重,忠心于朝廷。

后来到了唐代宗年间,吐蕃进入长安,很多官员、百姓逃进山谷。郭子仪在被皇帝猜忌的情况下,依然领命上战场,那时候吐蕃纠集了回纥一起,郭子仪考虑到之前和回纥关系较好,决定单人去回纥大营,说服回纥退兵,留下了一个"单骑退回纥"的美谈。

而在这时候,背后竟然还有人捅刀子,宦官鱼朝恩派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,很多人都觉得:这次郭子仪该举兵造反了。

没想到他竟然忍了。入朝后,代宗将此事告诉他,他流泪道:"我长期带兵,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,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,这是上天惩罚,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。"后来,鱼朝恩宴请郭子仪,很多人都说是鸿门宴,要去必须带兵。而郭子仪只带十几个家僮就去赴宴了,搞得鱼朝恩甚至被感动了,哭着说:"若非您是长者,能不起疑心吗?"

看看,能把自己政敌感动得大哭,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就这样,郭子仪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和品德,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。在唐德宗年间寿终正寝,享年85岁。唐德宗李适为此罢朝五天,亲自带领群臣祭奠郭子仪,上谥号"忠武",这是古代中国武将的最高谥号。

郭子仪陪葬唐肃宗建陵。位于今天咸阳市礼泉县昭陵社区坡阳村。笔者前几天特意去看望这个伟大的战将。

坡阳村有个石榴示范基地,从这里有条小路通往郭子仪墓。

我觉得礼泉是可以考虑把郭子仪墓规划一下。优化一下环境,增加一些旅游设施,建一个展览馆。毕竟郭子仪的人气吸引力,要比山上那个唐肃宗李亨要大多了。

欢迎关注我的平台,为你提供最有深度的文化旅游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