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育和婚姻脱钩!初婚人数8年减少1228万,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 全球快看点
大家好,我是蓝白。
【资料图】
大年初九,有个消息突然登上热搜:
四川生育登记取消了结婚的限制。
我找到四川卫健委官网看了一下,这个《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》实际上2022年12月29号就发出来了,从今年2月15日起施行,有效期五年。
时隔一个月,突然被翻出来,先是资本市场三胎概念的公司盘中演了一波,然后各路媒体又开始转载,网友们接着口口相传,一个热搜就这么诞生了。
像我们这种经常喜欢蹭热度的UP都知道,这种政经类的消息,过一个月几乎都没什么时效性了。
隔这么久又冷饭热炒,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?
很有可能,是过完年开工之后,消息面太平淡,市场里的资金,还有媒体的小编们闲得慌,没活儿硬整。
当然,也包括我。
说回这个生育登记办法,新规定主要有两个改变:
1,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。
2,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。
也就是说,生孩子,生多少,跟是否结婚,已经没关系了。
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,叫“准生证”?
早些年,有关准生证的故事有很多,也是一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,咱们不多说。
后来,准生证取消了,取而代之的就是这个生育登记。
听名字就能品出味来,一个是批准生不生,另一个只需要登记在案就行。
做了登记,参保职工才能办生育津贴报销,比如检查费、手术费、住院费、接生费、药费,还有产假之类的。
如果不需要报生育险,这个登记也不是强制的,真不办了也没啥。
据我所知,现在上户口也不需要生育登记证明,打疫苗、上学什么的,就更不影响了。
所以这件事,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。
那按照新规定,生育登记不要结婚证了,也不限制数量了,相当于官方宣布:
非婚生和婚生,享有同样的妇幼保健服务。
生育,正式和婚姻脱钩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取消结婚证和数量限制,出发点也并非很多人所说的“急了,催生了”,而是给想生的行更多的方便。
跟国际比起来,咱们未婚生子的比例极低极低。
任泽平的《中国生育成本报告》说,2018年,欧盟国家非婚生子比例平均是41.3%,经合组织成员国非婚生子比例平均是40.7%。
法国最高,非婚生子比例达到了60.4%。
我们呢?
按照北京大学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:
出生队列为1970-197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是5.9%,未婚生育也就是生育后始终未婚的占比,只有0.3%;
出生队列为1980-198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是6.1%,未婚生育占比也仅仅只有1.2%。
占比这么低,寄希望放开登记能拉动生娃数量,也只是一厢情愿。
所以四川卫健委也专门回应了:
1,生育登记,不是上户口,这是两码事。
2,没有任何鼓励未婚先孕的意思。
3,目的只有一个,为了人口监测更加精准,让更多孕产妇都能享受应有的服务。
注意,四川并不是先行者,只是这次节后的舆论过度聚焦了。
早在2021年6月份,伴随放开三胎的时候,国家就明确提出:
完善生育登记管理制度,健全覆盖全人群、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,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。
比如广东,2022年5月的管理办法,明确把生育登记证明,改成了“生育登记凭证”,未婚生育人群也可以办,强调了生育登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,仅作为人口监测的工作手段,而不再成为制约群众生育的工具。
去年6月份,陕西的服务办法里,也明确提出:“其它情形生育子女的,也可予以生育登记”。
还有安徽,去年8月有个征求意见,也提出生育登记不再受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,也不再受结婚登记的限制。
所以,这次的热搜,不是时隔1个月的冷饭热炒,而是时隔近两年的恍然大悟。
至于放开之后的伦理和法律讨论,那就是另一码事了,网上讨论的很热闹,吵来吵去的,大家自行站队辩论就好。
把婚姻和生育区别开来,还有另外一个背景。
也是春节期间的新闻,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《中国统计年鉴2022》显示:
2021年,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.8万人,比上一年减少70.8万人,首次跌破1200万人,创37年新低。
初婚人数的巅峰是2013年,当时达到了2385.96万人。
也就是说,8年时间,初婚人数下降了1228万人,降幅高达51.5%,直接腰斩。
与初婚人数减少同时发生的,是初婚年龄的推后。
根据《中国人口普查年鉴》,2020年,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.67岁,与2010年相比,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。
其中,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.63岁,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.95岁。
这个初婚人数有多重要呢?
因为,它是一个远比结婚率更能反映真实婚姻意愿的指标。
2020年的时候,一位著名的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,名字叫《中国人真的都不结婚了吗——从队列的视角看中国人的结婚和不婚》,提出观点说:
“虽然初婚人数在下降,但我国真实的结婚水平仍旧很高,年轻群体中婚姻年龄在逐渐推迟,但最终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进入婚姻状态,同队列终身不婚者的比例,长期处于极低水平”。
只有衡量同队列的结婚概率,或人口的终身不婚率,才能真实反映结婚意愿。
这种算法,显然高估了国人的结婚意愿。
我原来有个视频专门跟大家聊过,引述了民生证券的一个报告:
如果仅从绝对数值来看,我国结婚率(每个适龄女子结婚的概率),长期是保持在90%以上,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。
但是,这个数据并未考虑初婚和再婚的区别。
结婚的主要是年轻人,复婚的主要是中年人,只看结婚率,并没有考虑再婚率的影响,初婚人数更反映结婚意愿。
最近这些年,我国再婚人数占结婚总人数的比重越来越高。
如果剔除再婚人数,仅考虑初婚的数据,可以发现,近几年来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,2019年的结婚率仅为72.6%。
如果一直保持这一比率,就意味着,10个女性里面,只有7个最终会结婚,有3个会选择长期单身,肯定会拖累生育率。
所以大家看,哪怕生育和婚姻不主动脱钩,在年轻人极其低迷的结婚意愿下,早晚也会被动脱钩。
给所有的孕产妇同样的待遇,这是构建“生育友好型”社会的一个细节,也是结婚人数连年下降的必经之路。
现在其他的生育配套手段,还有哪些呢?
比如,发钱补贴,像1月份深圳刚发的三胎三年累计补贴1.9万元,济南二三胎每月发600块直到三岁。
可是,这些钱养娃,大家还是觉得洒洒水而已。
或者增加购房名额,增加公积金额度,比如全国各地限购的城市,都增加了三胎家庭的限购套数。
可是,再增加套数和贷款额度,也架不住购买力被稀释。
或者增加产假、婚假、男方陪护假的天数。或者增加多胎家庭个税专项扣除的额度。
可是,你跟私企讨论产假陪护假多少天,自己心里能没个数么?生育主力军的工资,能够得着个税门槛多少呢?
剩下的还有什么?
剩下需要做的太多太多了。
高收入家庭侧重减税,低收入者增加现金补贴额度,大规模地增建0-3岁的托儿所,消除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,等等等等。
但是,等一等,还有个冰冷的现实。
即使这些政策长期的、坚定不移的、巨大投入的做下去,收效依然不大。
韩国过去16年为鼓励生育花了280万亿韩元,颁布了100多项奖励政策,生育率依然降到世界最低。
日本推出了从出生到长大各种免费到夸张的政策,设立了一大堆机构,推出了数不清的法案,14岁以下儿童数量依然连续40年下降。
上一代人,为了生孩子盖房子买车子,能去广东打工没日没夜的加班几年不回家,带着咸菜馒头挤在满是臭味的绿皮车里站1000公里,整日还是乐呵呵的。
他们不希望,他们的孩子也不希望,再重复这样的日子。
我是蓝白,今天先聊到这,咱们下期再见。